比张颂文更猛的爆料,来了
2025刚开年,大瓜就不断。女演员姜尘自曝被前任家暴,网友猜测其内涵对象为张颂文。一瞬间,刚爆火两年的张颂文,陷入一系列争议。紧接着,今天又有演员李明德连续爆料,控诉剧组《三人行》剧组和男一号马天宇,又曝出内娱各种八卦。不过,以上爆料目前未有实锤,被曝方也还没回应。咱们还是让子弹再飞一会儿。鱼叔今天说说一位真正的爆料勇士——伊藤诗织。她是日本一名新闻记者。10年前,她被自己的行业前辈性侵。之后,花了4年时间艰难维权,最终获得民事诉讼的胜诉。她的勇敢发声,甚至改变了历史——时隔110年,日本议会首次对强奸法案进行了修改,法定最低刑从三年增至五年。然而,明明作为胜诉方和受害者,伊藤诗织却是社会性死亡的那一个。无法与家人住在一起,还被日本新闻行业封杀。而加害者,依旧稳坐日本新闻大佬的位置。在性侵事件发生8年后,伊藤诗织再次鼓起勇气将更多不为人知的事情揭露出来,拍成了一部纪录片。该片在去年入围了诸多国际电影节,备受好评。目前在豆瓣上也获得了9.5高分。这两天,影片刚刚上线。咱们这就来看一看,勇敢的伊藤女士这回的爆料——《黑箱日记》Black Box Diaries早在2018年,BBC拍摄了一部名为《日本之耻》的纪录片。详细地向大众梳理了伊藤诗织的故事。2013年,伊藤正在纽约学习新闻。在勤工俭学的过程中,她认识了山口敬之。山口是日本著名的资深记者,在新闻领域有着非常高的地位。他在政界也十分有名。因为为前首相安倍晋三写了自传,而与安倍关系十分亲近。两人相识之后,诗织时不时会发邮件给山口,询问是否有工作或者实习的机会。2015年,山口就工作相关事宜,约诗织在东京见面。没想到,这次见面改变了诗织的一生。二人吃饭过程中喝了清酒。明明没有喝多少,诗织却感到头晕目眩,于是起身去了卫生间。这是她当时记得的最后一件事情。再次醒来的她,已经是被山口拖到酒店实施性侵之后了。由于当时过于害怕,诗织是在事发五天后才鼓起勇气去警局报案。但没想到,这才是噩梦的开始。她先是在三位男警官面前,被粗暴要求还原案件经过。警方随后取得了酒店监控录像、证人证词、诗织衣物上的DNA。然而,在已经有了对山口逮捕令的情况下,警方突然停止了逮捕行动。在调查一年后,检方以证据不足的理由,对山口不予起诉。诗织顶着多方压力,召开了媒体发布会,公开提起强奸控诉。此举,震惊全日本。这次的新片《黑箱日记》,主要也是围绕这一事件展开的。但不同之处在于——这次的掌镜人是诗织自己。因此,我们也能够看到更多不为人知的事情。这一回,诗织找到了事发当晚载自己的出租车司机,询问了更多细节。出租车司机明确说出,诗织虽然人不清醒但也反复重申让自己在最近的车站下车。但碍于山口的知名度和强硬的态度,司机最后还是将二人带到了酒店。诗织报警后,曾有一个警官A很关注这一事件,并努力想要帮诗织。但在逮捕山口之前,警官A突然被调离该案件,也拒绝公开为诗织做证。后来,诗织好不容易约到警官A见面。对方才说,当初警方已经出发去山口飞机降落的机场了,但突然接到一通来自上面的电话而停止所有行动。警官A自己也因为过度关心诗织而被警告。他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,所以没有办法继续帮助诗织。诗织后来写了一本书《黑箱:日本之耻》。出版方也遭到了威胁。诗织还以记者的身份,打算亲自采访当初下令阻止逮捕的东京警视厅厅长。但对方提前得知消息,因此采访失败。这一件件更加晦暗的细节被公之于众后,我们更能感受诗织的不容易。其实,在这部纪录片中,诗织的形象也与以往有些不同。每每我们提起她的名字,总是能想到坚强、有力、了不起这样的词汇。但是在这个纪录片中,诗织彻底袒露出自己脆弱与不堪的一面。片中有这么一个镜头:诗织正在有条不紊地向一名证人说明,如果公开为自己做证可能会遭遇的事情。此时的诗织保持着自己一贯的冷静与专业性。但当听到对方说「我愿意尽一切所能帮助你,我不害怕,请公开我的名字」后,诗织再也忍不住号啕大哭。一直以来,只要在公开的场合中,她大多是极为克制的。好像为了争取应有的权益,她永远都是勇敢无畏的。在《日本之耻》那部纪录片中,诗织本身仍旧处于伤痛中,却依旧能够给相同经历的受害者最大的安慰与拥抱。而在这部纪录片中,我们却能反复听到、看到并感受到诗织的恐惧与无措。片中有两个片段让我格外触动。其一,是诗织那本书正式出版的13天前。按理来说,这本书能够出版对于她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一步,因为她终于可以将所有事情的真相公之于众。但诗织却面露惶恐地看着电脑中的书籍封皮。她眼眶泛红对着晃动的镜头说:我的家人总是阻止我再继续对公众发声,我的父亲只想让我过上普通人的生活。紧接着,她还是忍不住哭了出来:我知道一旦发布这本书,就会距离平凡的生活更远。但如果让我什么都不说,太痛苦。其二,是事件发生4年后诗织的一个自拍。她近乎崩溃地对着镜头,诉说着自己的痛苦:虽然自己在这几年获得了很多帮助,但还是再也无法过以前的生活了。尽管这些只是纪录片中几个细小的片段,却能够让我深深感受到她身上的撕裂感。以往,我们都是以第三方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。而这部纪录片是在伊藤诗织的视角下,带领我们经历其中的痛苦与挣扎。诗织自己也曾说过,作为一个记者总是能够超脱「受害者」这个身份之外,以更客观更具社会责任感的事情,来进行所有的活动。可一旦回归到这个身份本身,她就痛苦到无法呼吸。这种不仅仅是侵害事件本身带来的。更多还有一种她对自己的背叛感。因为她意识到,自己是在用一种记者的身份来逃避自己真实的情感。我意识到,我对自己不诚实。其实,诗织身边的朋友都有劝阻她拍摄这部纪录片。其中一个原因就是,担心她作为亲历者,以这种自我剖析的方式将伤痛示众,会经历二次伤害。而另一个原因则是,日本社会对于性侵依然陈旧落后的思想,会让诗织再次被舆论绞杀。当初《日本之耻》播出后,日本网络上已经出现了大批「受害者有罪论」的声音。因为诗织将性侵这一「羞耻」的事情公之于众,所以她被认为是一个不知廉耻的女人。这女人的主张,和声称被旧日军强行带走当慰安妇的韩国人一样,让人不适这部纪录片中也披露更多相关内容。因为诗织开发布会时,扣子没有扣到最上面一颗,所以有人开始称她为「妓女」。诗织收到过一名匿名女性的邮件,里面写着:我为我们属于同性而感到羞耻。你没做错什么吗?我从小就被教育要避免发生这种事。即使你说的是真的,我为你所指控的那些人感到遗憾。你应该感到羞耻。甚至在诗织胜诉的当天,还有女性跑到现场,对着她大喊:说谎!你在利用别人的不幸来挣钱。不要说诗织本人了,就连看纪录片的我们,也因为这些离谱的恶意而感到窒息。但恰恰就是这些遭遇,是诗织拍摄这部纪录片的原因。无论是诗织自己下意识的回避还是外界对她的指控,其根源皆来自所谓的「不安分」。本该遮掩的性丑闻,却非要大张旗鼓的到处宣扬。这种行为逻辑,违反了东亚社会中深刻的「性羞耻」思想钢印。一般情况下,遇到这种事情,人们总是安慰受害者:让时间治愈一切。但诗织偏要以自己为例,用这部纪录片告诉大家事实并非如此。正如前文所言,虽然诗织胜诉了,但社会上对她的排斥与猜测并不会因为一个结果就结束。当年诗织告诉山口自己要起诉时,山口就嚣张地回复:如果你想诉诸法律,去吧,你绝无胜算。当初下令禁止逮捕山口的人,现在已经成为日本警察厅厅长。山口的事业不仅没有受到任何影响,在安倍晋三被枪击身亡后,他还是第一个报道这件事情的人。而诗织,则完全失去了在日本生活的可能。仇视她的人扒出了她的家庭住址以及父母妹妹的照片。日本新闻媒体行业也不愿接纳诗织。于是,她多年来在伦敦生活工作。她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没有家的人。直到近两年,她才有机会回到日本电视台工作。但因为曾经的经历,诗织主导的策划被直接否决。除此之外,诗织在自己随笔中写道:在与男友准备开启同居的5天前,自己与对方分手了。虽然已经在一起五年,他也陪伴自己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光。但对方却仍兜兜转转问自己:诗织有没有编造自己的性侵受害经历?就算那些都不是事实,我也依旧爱你的每一面。诗织说这个疑问让她倍感无力,甚至需要躲到卫生间去平复自己的心情。片中有这样一个镜头:在一切事情都结束后,诗织和朋友坐在出租车中。朋友对她说「你成功了」,但诗织并没有劫后余生的轻松感,反而是神色沉重地望向窗外。她清楚地知道,生活中的这些事情并不会让自己忘记曾经的经历。诗织本人也很难走出去。胜诉的那一天,诗织就曾说过:胜诉并不意味着发生过的事情就消失了,我还要找出治疗伤口的办法。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。侵害发生在2015年的4月,正值樱花盛开的时刻。也是从这一天开始,诗织不敢再看樱花。因为只要她看到它们的盛开,自己瞬间就会被拉回那个黑暗可怕的夜晚。只不过,她也明白逃避就意味永远停留在原地。就像不正视性侵,这个社会就会出现越来越多被无视的受害者。所以,拍摄电影就是她选择去前进的方式。这些年里,诗织接收到了许多人的帮助与关怀。在一次交流会上,诗织听了很多有相同经历女性的故事与来自她们的鼓励后坦言:(以往)当我说话时,我总感觉自己像是赤身裸体站在这里。但今天,我就像被毯子盖住了一样。正因有了这些经历,让诗织从只是看到山口照片就崩溃,变为可以以记者的身份出席山口的新闻发布会。她听着对方依旧为自己开脱说着荒唐的借口,记录下这一切并拍成电影,以此来告诉这个社会:哪怕世界上大多数人还是选择无视、回避伤害。但她也学会不再害怕。全文完。助理编辑:旺达的托马斯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-
上一篇
-
下一篇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搜索
-